日前,由尉氏县豫剧团以本地瓜农为原型,创排的乡村振兴题材戏曲小品《瓜乡人家》,讲述了瓜农金秀强转变经营思想,开辟网络销售渠道的励志感人故事,经过剧团多次的打磨排练,在《尉氏文化云》公共文化各平台播放,为全县人民送上励志奋进的文化大餐。
近年来,尉氏县文广旅局大力弘扬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文艺创新,创作许许多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群众爱的优秀作品,受到全县观众欢迎和好评。
2016年以来,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了扶贫小戏曲《能干复婚》、《桃花岭》、《我们等你回来》和小品《春暖燕归》,把全县涌现的励志脱贫故事,搬上舞台,催人奋进励志脱贫一个个故事场景,感染了现场观众,先后在全县73个脱贫村演出300余场,在一次演出中,枣朱村贫困户张书来观看感慨的说,我一定好干努力干,用好扶贫资金和项目发展全家种植养殖产业,年底争取脱贫。《桃花岭》《能干复婚》戏曲小品分别被省委宣传部和省戏剧协会评为优秀节目,各类的演出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磅礴力量。
尉氏县“古塔坠子角”的创办者--红光坠子说唱团,是一群残疾人组建的说唱团,他们身残志坚,多年来他们克服身体缺陷,积极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全县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四渡赤水出奇兵》、《党的关怀似春风》、《脱贫走上小康路》等一大批弘扬建党精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优秀河南坠子作品,每个周六他们都会在古塔广场义务演出,年演出次数80余场,观众达70000人,成为尉氏县政策宣传一只永远文艺轻骑兵。
赵小炉是局国家二级编剧,他退休不退笔,十年一日坚持创作,为践行总书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话精神,他不顾年龄和身体病痛,只身到革命老区走访创作,用了6个月时间创作现代戏《大别山亲娘》,经过多次创排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前夕在全县进行了公演。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他还创作《抗日烈士仝华章》、《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致富喜讯传北京》等6部红色文艺作品,演出后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他常说作为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热爱才能写出群众喜爱的作品。
为配合廉政教育先后创作“两委换届,以案促改”《父女竞选》《选谁》廉政题材的小戏曲、小品4部,在“云上尉氏”、“尉氏文化云”播放,平均月点击量达12.6万次,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受到教育。疫情期间,积极开展“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群众创作近百部作品了,《为了家》、《我们万众一心抗疫情》《疫不容迟》、《零距离》等多部抗疫歌曲、小戏曲快板书、舞蹈等作品线上播放后,增强了全县人民抗疫的胜利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