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督导委员会:
按照《开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省对市督政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总结(2012年至2021年)工作的通知》(汴政教督办〔2022〕21号)要求,根据《河南省教育督导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将我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总结报告(2012—2021年)汇报如下:
一、现状及实现历程
(一)基本现状
尉氏县于2014年12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目前,全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272所,包括初中32所、完全小学156所、农村教学点84所。现有在校学生123404人(初中39733、小学83671),在职教职工6834 人(初中2397、 小学4437 ),其中专任教师 6744人,小学初中师生比分别为1:18.9和1:16.6 。全县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趋于合理且不断优化,公办寄宿制小学建设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1-2所目标。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按省定2015年以前标准达标,小学、初中校际间基本办学条件“八项”指标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为0.53和0.31,县域义务教育发展持续呈现基本均衡态势。
(二)实现历程
尉氏县2008年获河南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称号,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2014年先后通过“基本均衡县”省检、国检评估验收。前后历时七年,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攻坚克难,为尉氏义务教育发展赢得了荣誉,同时也为尉氏县教育事业发展建树了又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尉氏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明确“县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实施工作,主要领导挂帅,坚定政府行为。常态化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优先安排部署教育发展工作和教育建设项目,在县级财政相对吃紧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预算与支付。
2.切实加强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启动均衡发展工作以来,围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扩充、农村“两类学校”建设等重大教育工程实施,2008-2014年全县累计投入4.1亿,2015-2021年累计投入3.6亿,直接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
3.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筑牢学校办学根本。一是持续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结合教师数量、结构动态变化,加大中小学学科专任教师数量补充。2012-2021年,通过公开招聘全县累计新补充教师1460人。二是持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围绕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在落实好教师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针对性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等系统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高教师学习频次,增加教师学习时间,全面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同时广泛开展“师德标兵”、”青年新秀”、“十佳班主任”、“最美教师”等评比评选活动,发挥榜样力量,以引代训,激发广大教师自我加压、主动成长的能动性。三是全面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农村教师工资补贴及城镇教师延时服务补助,切实提高教师工作幸福感,激发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4.坚持强化质量管理,着力引导内涵发展。一是深入推进学校内部管理精细化,对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细化完善学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学校过程管理督导监测及日常办学行为规范,探索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机制体系。结合“精细化管理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平安校园”、“特色学校”、“绿色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等创建活动,正面引导义务教育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二是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方法途径,加强“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落地生根实践,全面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
5.积极开展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一是持续深化学区制管理改革,深入加强区域间学校联系,聚集发展力量,形成发展合力,实行资源共享,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统筹配置,合理布局新学校规划。二是探索构建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整体发展水平提高。
6.关爱特殊群体,落实教育公平。健全完善县域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及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办法,强力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举措,具体细化乡镇政府及村委会(街道办)在学龄人口入学保学工作中的责任义务,严防严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流失,主动彰显基层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工作中的担当与作为,保障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目前存在问题和不足
1.县城义务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突出存在。县城现有6所小学全部超过2000人规模,4所初中学校,有3所超过2000人。按照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要求测算,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班缺额177班(小学109、初中68),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缺额8400个(小学5000个、初中3400个)。
2.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作任务量较大。全县有13所乡镇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初中学校托管就读,造成初中学校校舍紧张,如果将六年级学生分流到各相应小学,会有部分小学连普通教室设置都成问题。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缺少更新换代,对照“小学、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2000元、2500元”新要求,差距还不小。
3.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日常管理尤其是校园安全管理压力大,教职工人员配置困难多,生活服务人员配置都有学校自己解决,学校经济负担较重。
4.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陷入窘境。撤并学校,忌惮影响社会稳定,投资建设又顾虑会造成投资浪费,靠学校自己发展,受学生少、经费少等制约,又不现实,结果只能是学生越来越少,学校越来越不景气。
四、巩固基本均衡成果及推进优质均衡工作情况
(一)巩固基本均衡成果情况
1.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巩固率逐年提高。进城务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残疾儿童入学保障更加有力,社会关爱体系构建逐步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普遍得到强化,全县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因贫辍学现象为零。
2.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2015年以后,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累计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7500多万元,新增图书21万多册,新增计算机4270台。
3.农村公办寄宿制小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累计完成改扩建农村公办寄宿制小学22所,基本实现了每个农村乡镇建成1-2所目标,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寄宿就读需求初步得到满足。
4.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数量上,近几年已连续为农村乡镇新补充各学科教师1040人。农村学校青年教师数量的大幅增加,为学校后续发展提供了较有利的师资条件保障。
5.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管理水平整体得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尉氏县的中招成绩连续多年在全市一直位居前列。
(二)推进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考虑
1.加紧落实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改扩建规划。目前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大校额”“大班额”情况十分突出,这是尉氏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按原计划每年新建2所学校(1小学、1初中)推进,未来三年最快也只能建成6所。因此说,这一块也是我们目前倍感压力的地方。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
2.在进一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加快义务教育学校仪器设备补充或更新换代。计划每年投入3000万,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提高县域义务教育学校仪器设备装备水平。
3.进一步加强农村“两类学校”建设工作。在不断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的基础上,重点抓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效益提升。这部分学校办学质量上去了,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将会呈现更新更好局面。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
2022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