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岗李乡党委、政府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根本之源、攻坚之基,瞄准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守正创新多元化扶贫模式,以产业拉动、强社带弱社、金融撬动、技能培训、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带贫模式,注重农产品开发和产销对接,实行多轮驱动、辐射带动、效应促动,让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产业拉动帮扶模式。2018年财政补贴养殖项目31户,种植项目175户,种养殖结合项目54户,扶持资金69.7万元,扶持覆盖率60%;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分红241户94.7万元,其中入股凯华皮革155户、每户5000元,入股梦之翼86户、每户2000元,每年8-10%的分红。截至目前,该乡产业扶持率100%,产业叠加度2.39。
“强社”带“弱社”帮扶模式。该乡突出资源禀赋优势,紧紧围绕“六业扶贫”,统筹创新把食用菌产业作为精准扶贫“恒业”捆绑发展,发挥龙头企业雁阵效应,持续为食用菌弱社“强筋补钙”,强社带弱社,为群众致富注入“源头活水”,实现了精准脱贫的“动能转换”,由袁庄、东戎、占庄三个贫困村的51户贫困户抱团成立的三个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在耕耘农业食用菌合作社带动下,免费为其提供菌种、技术及后期扶持服务,并与其签订精准帮扶和敞开收购协议,建立跟接、跟培、跟护、跟收的管理多元化、常态化运营机制,确保贫困群众种植食用菌全流程“零风险”,辐射带动附近村庄群众就业300人次。
金融撬动帮扶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扶贫服务站及38个村级服务部的服务职能,以带贫企业为主体,利用企贷企用企业捐赠模式,截至目前,企贷企用共惠及贫困户230户,每年获得企业2000元--4000元的捐赠;户贷户用应贷尽贷,尉氏县中原银行、邮政储蓄已完成对该乡110户贫困户信息审核,贫困户“户贷户用”放款65笔,金额97万元,有力助推金融撬动产业发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技能培训帮扶模式。该乡及时建立、更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台账,依据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已邀请县人社局入村举办培训班1期60人,开设养殖、种植、就业技能、创业培训;联合龙头企业“耕耘农业”为期15天培训1期40人,其中贫困户20人,致富带头人20人;农业、科技等部门在3个贫困村为贫困户举办养殖、种植技能培训72人。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力效提高了贫困群体的就业率,目前该乡16-60周岁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55人,已实现就业552人,就业率99.5%。
托管帮扶模式。对无劳动力或劳动力不足、无法转移就业的贫困户,还采取经营性托管、承包式托管、租赁式托管等方式将土地等生产要素托管给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实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项目收益按比例分成。截至目前,全乡共有109户贫困户实行了土地流转,每年亩均收益在1500元以上。
直接带贫帮扶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的直接带贫作用,如开封市耕耘农业带动贫困户30人务工、喜民肉牛养殖合作社、兴牧肉牛养殖合作社、嘉乐面业等带贫30人,人均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袁庄村和东戎村扶贫车间目前吸纳贫困户务工13人,实现了贫困劳动力不仅在“家门口”就业,还能稳定持续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