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全力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帮助引导开封卢园成功申报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其中开封市入选2个,卢园是其中之一)。二是积极牵线开封府、大相国寺、翰园碑林、禹王台公园等市区10大旅游龙头企业与尉氏县开封卢园、张市桃花节、沙沃实业、耕耘农业等8家乡村旅游项目结对,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旅游帮扶,引导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三是借助市旅游扶贫展柜“绿色通道”,帮助张市镇将旅游附属项目仙灵桃木工艺品推送到全市旅游扶贫展柜展销,为乡村旅游项目成功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经济收益。四是加大旅游产业助贫扶贫宣传引导,提供就业岗位,增加贫困人员收入。目前,我县通过产业帮扶带动,开封卢园帮助2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张市桃花节带动1500多人实现家门口致富;门楼任沙沃实业帮扶890多人实现旅游创收。 (信息科综合)
我县提前谋划部署推进双节期间涉军维稳工作 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形成三级书记抓涉军的工作格局。创建“1+3”退役军人之家。“1”是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尉氏县退役军人管理服务领导小组,统筹全县涉军工作。“3”是建立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管理服务网络,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涉军、涉军事务层层有人管”的工作网络和机制。二是严格落实政策,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对安置后未上岗、对安置后下岗及本人不愿意上岗的,分别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三是开发就业渠道,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发工作岗位,确保下岗失业志愿兵上岗就业。四是加强对农村籍重点退役军人的就业帮扶。重点将“两参”人员推荐到民营企业中;依托县就业中心,提高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竞争力;将部分重点退役人员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或村级退役军人联络服务站。五是压实工作责任,积极做好涉军群体矛盾化解工作。创建退役军人与县委书记、县分包领导、责任单位三级包联“绿色通道”制度。成立情报信息工作专班,定期研判工作情况,及时发布预警通报。成立应急处置专班,抽调专门人员,做到24小时值班备勤。 (信访局)
我县多举措聚焦舌尖安全破解监管难题 一是在全县19个乡镇(园区)建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在全县516个行政村组建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投资300余万元,为19个乡镇食药所配备了执法车辆和检测仪器。二是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与各乡镇政府和食安委成员单位签订创城目标责任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行目标考核和管理。三是加大抽验力度,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拨付抽验经费200余万元,完成食品抽样2771批次,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4%的水平。四是利用“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大数据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查找食品品安全隐患。综合利用安全追溯系统,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及互联网+透明厨房的推进,截至目前,已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2条、示范店86家,完成餐饮企业互联网+明厨亮灶248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产业集聚区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创卫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压实创卫责任。成立创卫领导小组,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及辖区各村(社区)两委干部全员参与,发放宣传资料15000份,制作各类宣传栏、墙体标语300个。二是突出重点,狠抓整改落实。对辖区内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集中清理乱堆乱放、小广告、建筑余渣、卫生死角和“四害”滋生地。三是完善机制,推动工作常态化。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卫生管理责任,强化社区、村(居)监督管理职能,成立创卫工作督导组,每天对各村(社区)创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现场整改,做到以查促干、以查促改、以查促效。 (产业集聚区)
张市镇积极开展特困供养专项清查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及时安排部署。召开低保、五保自查自纠及专项清查工作部署会,及时对辖区内低保、五保等特困供养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二是明确清查内容。全面清查全镇特困供养对象生存环境以及应保未保情况。三是全面开展清查。成立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在各村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进行逐村、逐组、逐户、逐人核查,做到清理清查全覆盖、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四是认真总结整改。及时上报《特困供养人员自查自纠入户核查表》,对本次专项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期限,确保核查准确,整改到位。 (张市镇)
大营镇扎实开展农村改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强化措施。实行农村改厕费用由县财政每户补助1000元,剩余部分由镇财政全额补贴的方法进行。二是细化责任。镇政府组织2个施工队统一施工,并专门抽调2名技术人员每天到农户家中实地查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做到检查有提升、整改全到位,确保改造一户、合格一户,顺利通过验收一户。三是积极引导示范带动作用,让受益户现身说法阐述改厕的好处,争取更多群众主动参与,积极营造上下齐心协力,打好农村改厕攻坚战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公厕8座、农村户厕改造65户,另有35户农村户厕正在改造建设中。 (大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