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往后要多教会几个脱贫户学会制作豆腐的技艺,与他们一起致富奔小康,还要增加些脱贫群众到这里务工挣钱。”近日,洧川镇花桥刘村洧川豆腐市级传承人刘军献,手捧着由县文广旅局、扶贫办颁发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牌子,心情激动地对笔者说。
近年来,洧川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非遗+扶贫”的文化扶贫模式,通过传承非遗技艺、演出非遗节目等形式,引导300余名脱贫群众吃“非遗饭”、看“非遗演”,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其物质、精神“双脱贫”。
日前,该镇宋庄村的百余名肘搁演职员们不惧酷暑天气,积极开展非遗项目肘搁表演,让周边20余个村的近5000余观众,感受了优秀传统非遗文化魅力,分享了丰盛的民俗“文化大餐”。
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永瑞说:“要坚持以‘文化自信’为总基调,按照古镇厚重文化的特点,进一步延伸‘非遗’保护链条,要着力打造建设‘非遗文化产业园’,通过让非遗传承人集中起来在产业园大显身手,依此来增加脱贫户的经济收入,真正把非遗中的这些‘洧川元素’成为一张张‘名片’,为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