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永兴镇刘符陈村的藕塘,满目荷叶摇摆,一片绿意盎然。“今年的藕长势很好,又是一个好收成的丰收年。”7月30日,正在藕塘务工的村民陈流红开心的说道。
刘符陈村是生猪养殖大村,近年来,该村两委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道路,通过建立生猪养殖+沼气处理+有机肥+藕塘的模式,不断延伸种植、养殖链条,基本建成了生猪、莲藕、有机肥销售与藕制品加工的产业链条。“这几年我家里都没有用过灌装液化气了,利用生猪产生的粪水,我们的标准化沼气池完全能够供给家中燃气使用。”在刘符陈村养殖大户刘建国的养殖场中几乎没有任何异味。“我们把粪水在沼气池中封闭发酵,既有效杜绝了粪污,还能提供大量的无公害有机肥,一举两得。”刘符陈村支部书记刘富民介绍到。
为了进一步发挥有机肥料作用,该村流转土地40余亩建立藕塘,利用沼气池处理过的有机肥为藕塘提供肥力,并通过以每亩1000元标准流转贫困户土地,雇用贫困户到藕塘务工,贫困户得到两重收入增收。“去年我们的生藕实现亩产4000余斤,还引进了藕粉加工机器,现在我们村产的无公害纯天然藕粉也搭上了电商快车,上网销售了!”刘富民算起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致富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