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名片: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循环经济示范区”、“最具投资价值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基地”,2014—2020年度荣获省政府“二星级产业集聚区”。2019、2020年分别荣获“河南5星级产业集群金星奖”“河南省5A级营商环境集聚区”称号。
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地处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郑汴新区和郑州航空港区的融合区,郑汴许一体化发展黄金三角区。近年来,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围绕健康医疗设备、现代家居和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抓住机遇,强劲发展。2020年,产业集聚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6.2亿元,同比增长24.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税收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7.7%。进入2021年,在疫情汛情和停工停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集聚区工业经济仍保持了较强韧性,复苏动能充沛,发展潜能充足。2021年前三季度,尉氏县产业集聚区125家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187.4亿元,同比增长7.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7亿元,同比增长6.7%。各项经济指标持续稳中向好,促进了尉氏工业经济持续高质高效发展。在开封市7个产业集聚区中名列前茅,成为开封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负责人田峰介绍说,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始终坚持“西融北接、产城融合”发展思路,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积极抢抓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郑汴港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建设等战略机遇,紧密契合郑州大都市区“东强、南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集聚区与航空港区的融合发展定位,招大引强,招强引优,引进了一批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多的大项目、新项目,培育壮大了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见到了新气象。
抓龙头,打造健康新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强力实施项目带动、龙头带动战略,以大平台推动大招商,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制定完善了税费征收、土地使用、人才引进、项目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创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吸引各类先进产业和优质资本的“强大磁场”,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三大主导产业日益彰显活力,已成为加速领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为尉氏加快建设“中原昆山、港东新城”提供了有力支撑。
健康医疗产业作为尉氏集聚区着力打造的新兴产业,从2016年开始谋划启动投资12亿元的优德科技园项目,到如今形成规模,仅仅用了5年时间。五年来,集聚区以优德科技园为龙头,高起点谋划,高水平规划,强力推进占地5000亩、投资200亿元的豫港国际健康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已累计投资86亿元,入驻了比福制药、豫优科技园、双优产业园、优沃科技园、德信产业园、中博健康产业园、创世纪智能康复机器人、领优产业园、智优健康产业园、天捷生物科技等20余家健康医疗企业,形成了集家用医用医疗器械、康复设备、药品和健康服务管理培训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链条。
抓项目,增强发展新活力。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尉氏县产业集聚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全力落实“万人助万企”和“三个一批”要求,以三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扩链为主线,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聚焦世界知名企业和国内行业龙头,做好招大引强大文章。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的工作思路,着力在项目引进、落地、投产、达效上当好“店小二”,让项目建设跑出了尉氏“加速度”,撬动集聚区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共洽谈亿元以上项目22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在第39届菊花文化节上共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36亿元。目前,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47.2亿元。投资15亿元、占地206亩的比福制药一期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二期已完成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等手续;投资25亿元、占地188亩的立邦涂料水性汽车漆中原区域生态产业园二期项目已完成场平和施工准备;投资5亿元、占地150亩的福建闽山年产100万套系列消防器材等已完成土地清障、规划许可、电力保障等准备,进入施工。投资1.2亿元、占地30亩的河南美科新型装饰材料项目,预计年底即可试生产。项目建设的持续发力,为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集聚后劲、积蓄动能注入了新的活力。
抓创新,增强转型新动能。抓创新就是抓发展。集聚区以打好“四张牌”为指引,以“三提”、“两改”为主途径,以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三大改造”为强抓手,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企业升级转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据立邦涂料总经理周奇成介绍,2020年,立邦涂料投入研发费用2400多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3.3%,亩均税收达9.6万元,申请新型专利12项,获得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省级绿色工厂、省级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下一步将把河南立邦涂料新型材料(水性汽车漆)中原区域生态产业园打造成中国中部六省新型材料产业基地。立邦涂料只是尉氏集聚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集聚区共有2家上市企业,3家市长质量奖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6家市级创新型科技团队,5名开封市科技创新人才;1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3家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市级创新龙头企业;3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智能工厂,9家智能车间;1家市级企业科技孵化器。积极申报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望年底前获批,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新的创新平台。
抓增效,挖掘发展新潜力。“百园增效”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一直是集聚区打好低效用地盘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和低效用地,实现“腾笼换鸟”。目前,集聚区共清理收储闲置土地1000余亩,已有8家企业厂房实现了转租、转让,入驻的新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2020年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尉氏县集聚区实行企业分类评价和常态化淘汰机制工作获得了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抓载体,打造开放新格局。近年来,累计投入130亿元,建成了160公里的道路网,实现了电力、通讯、天然气、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九通一平”,持续投入资金不断完善配套设施,10分钟交通圈快捷便利。借力郑州扩容和港区规划调整及尉氏与航空港区深度融合之势,集聚区将规划用2至3年时间打通道路梗阻,疏通交通经脉,全面打造集聚区道路辐射网,西延北三环连接102省道,贯穿安罗、商登两条高速公路,拉近与航空港区和郑州高铁南站的时空距离;北以开港经济带为纽带,与开港经济区互动;东西与开港大道相通,以102省道为轴线与县主城区融合,使东西两区紧密贯通,形成“接港区、连新区、融城区”的开放新格局。
抓环境,汇聚发展新优势。集聚区区位优越,是尉氏“西融北接”的最前沿。而好的营商环境,更能体现一个地方的“软实力”。集聚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着力打造发展的“软环境”。在项目建设中,始终坚持“建设一流园区、提供一流服务、创优一流环境”的服务理念,强力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包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推进服务机制,从项目洽谈、落地、开工、投产实行“一条龙”服务、“保姆式”帮办,解决问题面对面,服务项目点对点,为项目加快落地、快速建设、迅速投产创造最优的营商环境。在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最困难时期,组建企业服务“一米团”,全面梳理政策清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精准服务,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一流的营商环境换来了投资者的安心、顺心、舒心,使集聚区正成为投资客商青睐的“黄金宝地”,树起了对外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发挥优势,汇聚新势,强力打造“港东新城”新支撑,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行动。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正乘省、市、县党代会的浩荡东风,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在不懈奋斗中书写集聚区更加出彩新篇章、迈向更加辉煌新征程。”田峰说。